一、开机前安全防护检查
操作人员到达工作现场后,首先要检查冲床周围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。安全防护围栏应安装牢固,高度符合规定要求,围栏上的门应具备可靠的联锁装置,即门打开时冲床不能启动,只有当门关闭并锁定后冲床才能通电运行。
检查冲床的紧急停止按钮是否醒目、易于操作,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后,冲床应立即停止所有动作,且按钮应具备自锁功能,防止误操作导致冲床意外启动。测试紧急停止按钮时,可在冲床静止状态下按下按钮,观察冲床的控制面板指示灯是否熄灭,各执行机构是否停止工作,确认无误后再将按钮复位。
查看冲床的操作面板上是否有清晰的警示标识和操作说明,如 “严禁双手同时操作”“注意安全距离” 等标识,操作人员应熟悉这些标识的含义,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。
二、材料准备与处理
根据生产任务要求,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。原材料的材质、规格应与设计要求相符,在领取材料时,要查看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,确保材料质量合格。
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。对于有弯曲、变形的板材,要进行校平处理,可以使用校平机或手工锤击等方法,使板材平整,便于后续的冲压加工;对于表面有油污、锈迹的材料,要进行清洗、除锈处理,可采用化学清洗、机械打磨等方式,防止油污、锈迹污染模具和影响零件表面质量。
将预处理后的原材料搬运至冲床工作区附近,放置在专用的材料架上,材料架应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,且便于材料的取用。在搬运材料过程中,要注意轻拿轻放,避免材料碰撞、划伤,同时要防止材料掉落砸伤操作人员。
三、冲压工艺参数设定与调整
冲压压力设定:依据模具的设计参数、原材料的厚度和强度特性,计算出合适的冲压压力。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参考模具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计算,然后在冲床的压力控制系统中进行设定。设定完成后,要进行试冲验证,通过观察零件的冲裁效果,如是否冲透、有无毛刺等,对压力进行微调,确保压力准确无误。
冲压速度调整: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和材料的加工特性,选择合适的冲压速度。对于高精度、薄壁类零件,应采用较低的冲压速度,以减少冲裁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,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;对于常规的、厚壁类零件,在保证冲床稳定运行的前提下,可以适当提高冲压速度,以提高生产效率。冲压速度的调整通常通过冲床的变频器或调速装置来实现,调整完成后,要进行多次试冲,观察冲床的运行状态和零件质量,确认速度合适。